Saturday, April 10, 2004



MENU OPTIONS/CONTENTS:
[INSPIRING QUOTES] [New Horizon in 2003- A New Chapter of My Life's Story] [MY LIFE] [PHOTO ALBUM] [HELPING OTHERS SITE] [SIGN MYGUESTMAP/FUN LOCATING YOURSELF ON A WORLD MAP ] [Comment/ Guestbook]



The following title is something I wanted to read for a long time ago, but never had a chance to fully understand. Finally, today had a chance to get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it. I think is a good guideline to check where our daily cultivation is and where we're in the path of cultivation. Hope to share with you.

The text below is from this source


什么是三十七道品?
什么是四正勤?
什么是四神足?
什么是五根五力?
什么是七覺支?
什么是八正道?
什么是道諦?
什么修行法門能證悟阿儸漢果?

 ***********************************************************************
什么是三十七道品?

37 道品= 4正念+4正勤+4神足+5根+5力+7覺支+8正道

佛陀從四圣諦------苦,集,滅,道的道諦中,開示一條通往解脫的道路, 叫做三十七道品, 也叫三十七菩提分法.

可分為五個次第:

首先通過 資糧道, 再進入加行道, 然后見道, 再修道, 最后步入無學道.
------------------------------------------------

資糧道

四正念

1.觀身不凈

2.觀受是苦

3.觀心無常

4.觀法無我

在資糧道中,有如糧食之于古代遠行所必備,修行者在出發往解脫道時,在這個時候要累積修持戒和修持定的功德.

如何累積戒的功德?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就是屬于修戒:

1.已生惡令滅

2.未生惡令不生

3.未生善令生

4.已生善令增長

如何累積定的功德?
三十七道品中的四神足就是屬于修定:

1.欲神足------ 一心一意要修定的愿望

2.勤神足------ 很精進地修定

3.心神足------ 心在境界中保持一心不動

4.觀神足------ 以智慧去觀察定中的境界

 
加行道

當修行者身,心都清淨的時候, 下一步就是要放下自己對世間种种錯誤的見解:

1.身見------執著身心里面有一個我

2.邊見------邊見有二, 一為斷見-------- 認為世間有一個我, 我死了一了百了, 什么都沒有了.
一為常見------- 認為世間有一個永恒的我, 即使下一世也還是這個我.

3.邪見------認為世間沒有因果,沒有作用(不信因緣作用), 沒有事實(不信有佛,阿羅漢圣者).

4.見取見-------執著自己的見解是最正确的. 當一個人有見取見時, 問題不在于他的見解是對是錯,而是他執著于這個見解.

5.戒進取見------在戒律上執著錯誤的見解或 執持不正确的戒律

在放下見的過程中,慢慢會培養出一些特別的心念, 這些心念就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

五根:(能生善法故名為根)
1.信根:修行者內心培養出對修道的法的認識而產生的信心

2.精進根: 修行者對所修的法門越修越精進,越修越想修

3.念根: 修行者開始認識到什么是正念, 懂得維持正念, 正念經常生起.

4.定根: 修行者開始能夠定下來, 有禪定的定力.

5.慧根: 修行者開始會用心去觀察佛法的道理

當五根越來越有力量之后,會產生欲擺不能的境況, 非修不可,此時,他的五根已變為五力.

五力:(能破惡法故名為力)

1.信力

2.精進力

3.念力

4.定力

5.慧力

具備了五力的推動, 修行者在修行上已算是上了軌道.

見道

修行者更進一步修行得好的話, 就能產生七覺支, 步入見道的層次, 在這之前修行者是了解佛法, 在這之后修行者已開始覺悟佛所說的法.

七覺支是:

1.念覺支: 修行者對其所修的法念念都記得, 念念都分明, 可以在其所修的過程中, 達到一天到晚保持某一個念頭, 觀察某一件事情而已.

2.擇法覺支: 修行者覺醒內心, 辨別真偽,知道那些是善法,那些是惡法, 在現前,當前每一正念出現時候, 對每一念所要知道,所要觀察的法, 都能當下做一個正确的選擇, 念念都在所要觀察的法中,這就是擇法覺支.

3.精進覺支: 修行者的心越來越明朗, 對世間的觀察也越來越清楚, 心越來越想出离世間, 此稱為精進覺支.

4.喜覺支: 修行者在修行的過程中,親自觀察到,体驗到佛法, 就會生起歡喜心, 同時他有念覺支,精進覺支的心念,很專一的觀察佛法,自然而然的身心煩惱,雜念很少, 全身非常舒服,心情非常愉快, 產生喜的感覺, 這就是喜覺支.

5.輕安覺支: 當修行者放下世間的貪著与執著, 內心很平靜, 沒有煩惱的壓迫, 整個人很輕松,很愉快,這就是輕安覺支.

6.定覺支: 修行者以所觀的法作為定的對象,產生定力, 在任何境界來時,不是心不動,而是心中清楚地看到這個境界本來就是他所觀的法.他的心就專定在這种法上產生定力, 這稱為定覺支.

7.舍覺支: 修行者的心開始沒有造作,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讓他執著在其中, 心是平靜的,沒有造作的,這稱為定舍覺支.

修道

修行者要經歷見道后,才進入修道而非修道后才見道.
因為見道以前,修行者千方百計尋找修行的方法,
見道以后,修行者只要過著八正道的生活來繼續修道,讓自己的煩惱漸漸解脫, 最后完全解脫証阿羅漢果.

八正道:

(戒) 1.正語

2.正業

3.正命

(定) 1.正精進

2.正念

3.正定

(慧) 1.正見

2.正思維

With great metta,
wishing all of you good health and happiness always
and wishing everyone see the path of liberation
mei chin

Up | Down | Top | Bottom